苦练内功 服务教书育人——访“师德标兵”陈发堂老师
发布时间:2005-08-25   浏览次数:445
  提起陈发堂老师,几乎所有的老师同学都会为他吃苦耐劳、扎实工作、热心服务的优秀品质而树起大拇指。为了更多地了解陈老师,走进他多面的生活,记者日前特地采访了我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副教授陈发堂老师。
  陈老师长期从事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得过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今年还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
  谈到他现在的工作,陈老师说,好的大学需要好的老师,先进的实验室更是必备的,特别是我们工科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验仪器要先进,而且实验室必须是开放的,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提高实验的层次和水平,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加强资源整合共享,再就是有利于教学设备的及时修复,为学校节省人力财力物力,使我校硬件设施管理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陈老师还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热心和蔼的他总爱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南汇,身为校区学风巡视组组长的陈老师组织了一批德高馨兰的任课教师成立“谈心坊”,为同学提供心理咨询、学习指导、生活帮助,并对一些同学进行了后续帮助,大大增强了南汇校区师生同乐的氛围。另外陈老师还特别喜欢参加学生组织的科技、娱乐活动,前不久的科技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上陈老师就担任了裁判工作。他建议在活动方面要多加强师生沟通,让老师为学生活动作指导,使学生活跃的思维与老师丰富的经验结合起来,提高活动的科技性、娱乐性。
  当谈到现代大学生应怎样生活学习时,陈老师勉励我们克服浮躁情绪,立足学生本职,静心学习的同时还要放眼世界,要不断培养自己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和品质,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创新的气魄,要认真、豁达、无私、自信地工作学习。
  所有这些也仅仅是陈老师多面生活的冰山一角,但无论他所做的哪件事情都是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
 
© 2016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电力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