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柔肠——记党员老教师陈金娥
发布时间:2005-08-25   浏览次数:181
  陈金娥,共产党员,女,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讲“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不稳定流动与传热”、“粘性流体力学”、“可压缩流体力学“、“高等数学”等课程,主要科研成果有《超临界参数锅炉水动力特性的研究》、《泵调节过程中管系瞬变特性的研究》、《流体进入多孔介质的流动分析与计算》等。曾获华东电力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能源部优秀教师、上海市教育系统女能手、上海市教育系统比冀双飞模范佳侣,多次被评为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教师、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等。
  谁见了陈金娥老师都会觉得她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她已经在教育岗位上耕耘了二十余年,岁月的沧桑在她的额头留下了些许纹壑。她给人的印象不仅是位严师,更象是位慈母。陈老师是个重感情的人,她年轻时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而现在则是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她经常念叨的一句话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教书育人,就要像爱自己孩子一样爱学生。”
  “慈母柔肠,情钟桃李,严师厚意,心系栋梁”。陈老师用她的行为诠释了一名普通党员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二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使陈金娥老师感悟最深的是一个“爱”字,她认为“爱”是教书育人的关键,教师的使命是全身心地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陈老师很敬佩周小燕,她说,与周小燕相比,自己还要更加努力的工作,进一步加强自己对党的信念,不能因为年纪大了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在工作中,陈老师总是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的付出,她从不训斥任何一个学生,在她眼中没有差生,只有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陈老师任课的班上曾出现过一些“问题学生”,他们多是沉迷游戏,经常逃课,白天电话找不到人,晚上宿舍也不回,陈老师就耐心地利用一切机会找他们聊天、谈心,教育他们要懂得珍惜机会,珍惜自己的青春。刚开始时同学还很不理解,觉得这位并非班主任的老师管得太多,慢慢有些理解了,就很感激老师的教导,及时改掉了不良习惯,但也还是有人直到后来吃了苦头,才明白陈老师的苦心。陈老师从不以分数看学生,她总能看到很多默默无闻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成绩,鼓励他们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她发觉那些学习勤奋但成绩中等、事事积极却不出风头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是那种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人,这种协作、奉献精神是他们的优势所在,是那些成绩优秀但思想狭隘的学生所望尘莫及的。多年后的实践证明,陈老师的桃李中当年表现平平的,如今很多都是这个“长”那个“家”的,正是陈金娥老师的这种比母爱更加宽广深厚的爱,温暖了很多莘莘学子的心。
  起初,在和陈老师的交流中,你丝毫看不出她的与众不同,然而当你认识了她,了解她后,你会深深地被她坚定的党性、无私奉献的情怀所打动。今年7月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拉开帷幕,作为一位见历学校成长的老共产党员,陈金娥老师对先进性教育十分投入,她怀着对党无比崇敬的心情,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她拿自己与胡锦涛书记提出的“六方面要求”做对照,发掘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这位普普通通的老师,在她的身上体现着党员教师具有的正直、善良,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 2016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电力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