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博艺鸿爪情 高职学院 翁佶
发布时间:2005-08-25   浏览次数:226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荏苒间,而立已过,每咏起东坡居士的这首七言《鸿爪》诗,思绪不尽飞复到少年时光。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诗中的飞鸿象征着人类的精神,在我三十余载斯怀广薮中,小学之际教授我们音乐和自然课程的冯先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正如那飞鸿泥迒。这一鸿爪泥迒,早已深深印嵌于我的心扉,先生的德操和人格对我的日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构建也产成了一定的影响,先生仁爱之教、博艺之导为我斯生所崇敬。
  先生姓冯,他教我们时约三、四十岁。冯先生的隽容至今仍萦怀不忘。当时我们学校老师中有几个有着白俄血统,先生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先生是个美男子,高高的鼻梁,宽平的前额,尤其是那双略发黄的亮帅眼眸,永远梳得规整的发型,一身整洁的蓝咔叽中山装。
  记得和先生第一遭照面是他担任巡值(课间值勤巡查纪律)时。当时就读的淮小教学楼曾系国父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在沪上的办公国府(现已为市级文保建筑),这座欧式老建筑内楼道的木质护栏宽把手坚固且别致,曾是我们这帮淘气们的“滑梯”。我们常抱着扶栏,屁股向下顺势而滑下。对于这种校园“危险动作”,自然是巡值老师重点制止的行为。那天就在我抱着扶手向下簇遛时被冯先生逮了个正着。原以为接下来的将是场校园“暴风骤雨”继而家庭“竹笋烤肉”,但是随后的那番“和风细雨”却深深润沁入我幼小的心扉。
  因违纪被带回办公室后,先生搬了把椅子让我和他面对面的坐下,其他老师见状发言道:“抵种小鬼,应叫伊立壁角!滑下来掼死忒,爷娘白养!冯老师,侬要好好骂骂伊!”(上海话) 冯老师未搭言,表情严肃但又不失慈祥的看了我许久,之后的训育,冯先生未正面指责而是从侧面告诉我这种行为的危险后果,诸如骨折、脑震荡、内脏破裂等,还有父母会如何之担忧,正如你所心爱的狗儿在晒台栏边,你也定会有种心悬的感受吧,并让我静坐体会这种感受。训育结束后,当我离开办公室时我听到冯先生对其他老师讲:“教育不能光骂,孩子也有自尊心……”其实从那事起,我懵懂间已接触到了,近来方时髦起来的“自尊心”和“换位思考”之词汇概念了。
  冯先生后来教我们音乐和自然常识课,他弹得一手好钢琴。先生每次都在预备铃前,提早进音乐教室,在钢琴前端坐好,翻开琴盖和谱,摘下手表放在钢琴上,接下来便弹著柔美的曲子。同学们叫着、喊着、打闹着走入教室,大家的喧闹声都会以门栏为界而消遁。那时只晓得先生弹的有些洋曲很好听,能使人自然而然地平静下心去享受着这音符组合的魅力。稍大后才知是莫扎特、蒙德尔松之类的音乐。上课铃响后,先生停下曲子站起身,一鞠躬,师生惯例问好后,课就算开始了。这样的开课前奏既严肃又新鲜。
  有同学上课做小动作或讲话,先生从不会公开大声指责,每每事后或下课,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某某等一等出教室。”等到同学都出去后,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同学和气地说:“下次上课不要做其他事。”而后用他那特有的温和兼严格的表情眼神审视著你,轻抚一下头或手,微微点头示意,你可以走了。出教室后的同学大都红着脸。冯先生对待同学始终十分温和,从未疾言厉色。在他身上体现出种不怒自严的威仪。如果用慧律师所言一句“大慈无类,仁者无敌”来比喻先生,甚是贴切。正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具其所,而众星共之”。
  先生音乐课很生动,总会油印些当时代的影视歌曲讲义发给我们课上习唱,比如《城南旧事》、《铁腕阿童木》等,其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曲,历二十多年我至今竞仍清晰不忘词曲。虽说音乐是副课,但大家的兴趣很浓。
  冯先生的自然常识课亦然。通过生物教学我们除了了解到大量动植物自然知识外,先生慈悲仁爱之心也在教学中流露感染给了我们,珍爱生命,保护动物和环境。那时我们每个教室前朝南落地窗前都有宽敞、明亮的木地板廊厅相通。在冯先生的指导下,利用廊厅,委我为组长成立了生物兴趣小组,饲养过安哥拉长毛兔、热带鱼以及各种花卉植物。正是通过饲养动物的过程中,从采购饲料、定时喂食、清理粪便等各种课外杂项中是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了责任感和关爱心。
  先生教了我三年,还当了我们一年的班主任。在这三年中,中队长的我和先生的师生情谊也日益增进,先妣也同先生经常联络了解我在校的学业品行。我的少年时代距批林批孔时代式的微相去仅数载,所以当时是无法用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来形容先生的德操,但是现在我尽可用儒家、释家品藻溢辞赞美先生教诲之恩。
  冯先生的教育之道就在于“仁爱”和“博艺”。他除了对学生有着一颗仁爱、慈愍之心外,还有他的多才多艺,博学多能。他会许多种西洋乐器,从小提琴到风琴,他都能信手奏来。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不差半分,其语文比语文先生不相上下,其历史比历史先生不低丝毫。因而冯先生一直深得同学们的尊敬折服,这种尊敬折服的缘由,正如颜渊问仁,孔子所回答的那样——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正因为有了冯先生的教诲,使我在童年迈向少年之际,明晰并发掘了自己的人生和艺术兴趣,自幼建立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崇敬向往之情。如今我也身为人师,每每念及先生,廓而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且唱和一阕《南浦月》词,寄献本次征文活动,感怀师恩:
桃李依依,翩翩粉蝶媒袭系。辰月日灼,花放竞赤瑳。
遍野茂茁,恩感蜂蝶妁。
季夏硕,枝繁果熟,怅虫已无秋
词意栓释:
莘莘学子好比桃李花依依,老师们好似彩蝶,翩翩飞舞花丛间,忙为花授粉。
三月艳阳下,红艳的桃花与洁白的李花,竞芬吐妍。
放眼遍野桃李花朵果实的茁壮成长,怎能忘却蜜蜂和蝴蝶的辛勤授粉之恩情。
没有蜂蝶辛劳的授粉,那有桃李硕果之累累。
但当夏秋桃李硕果累累枝繁叶茂之时节,蜂蝶短暂的生命也走向了尾声。
 
© 2016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电力大学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