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在上海工作的中学同学也有八、九个。平时,大家虽然同处一城,但忙于工作,所以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只是偶尔通过电话聊一聊。春节,在上海的几位中学同学小聚,大家见面都很高兴。时光如梭,二十多年过去了,同学们的变化很大,但都留有过去的影子,彼此都是一下子认出了对方。相互问候近况之后,交谈的话题便陷入了深深的回忆,想起中学的趣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语。 “你们知道李云老师的近况吗?”一位同学突然说,“上次回故乡,听说李云老师调到信阳工作。”李云老师,一位和蔼可亲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记忆的闸门一下打开了。李云老师,是我中学的班主任,也是我的数学老师。他一看上去就是一个严肃的人,中等身材,短头发,一双严厉的眼睛,仿佛能把你看穿,平时走路很快,话语嘹亮。李云老师当时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年轻有干劲。是整个年级中跟班最勤的班主任,也是最受同学欢迎的班主任。他有两个特点:从严治学,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我们;关心学生,同学们有事找他,他都帮忙解决,因此大家对他很是信赖。李云老师的数学课教的好,他能把深奥的数学原理用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同学们都喜欢上他的数学课。李云老师不仅注意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注意培养同学的数学兴趣,他在我们班的每一期黑板报上都出几道趣味数学题目让我们解答。在李云老师的教授下,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是全年级最好的。 中学时代的我,还是个贪玩、粗心、上课总是不认真听讲的孩子。我当时功课的成绩属于是中上等,但是英语基础较差,成绩上不去,这使我产生了自卑感,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学习英语的能力。班上象我这样,英语较差的同学也还有几个。李云老师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及时地找我们谈心,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在业余时间,他联系好英语老师来帮我们补课,要求我们背诵每一篇学过的英语课文。每个星期四的下午,放学以后,英语老师就会来到我们的教室,只有背诵出学过的英语课文的学生,才能回家。一天,星期四放学以后,我们照样拿出了英语书开始背诵课文,这时李云老师拿了一本英语书来到了教室,他说:”今天,英语老师有事,所以今天英语课文的背诵要由我来检查。”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war between the birds and the beasts……” 顿时,教室里的朗朗书声响成一片。看着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在李云老师面前背完课文,兴冲冲地背起书包回家,我的心开始急起来,我也想早点回家。我又把课文熟读几遍,壮着胆子,走到李云老师的面前。开始,我背的还很流利,可是当我看到李云老师严厉的眼睛,我太紧张了,以至于我忘了课文的后面部分,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只能站在那里,不连贯的英语单词从我口中蹦出来。过了一会,我结束了我的“背诵”,非常窘迫站在那里,我想:“这下可完了,肯定通不过,要重新背诵。”这时候,只听李云老师说:“很好,你可以回家了。”我如释重负,带着一种感激和侥幸的心理,背着书包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回去一定要把这篇课文背熟。第二天,李云老师找到我,说:“昨天,你的英语课文已经背得不错。不知你今天忘记没有?能不能再背一遍?”。我立刻在李云老师的面前,把英语课文流利,完整地背完。李云老师笑着鼓励说:“你的英语进步很快,到现在还能够把课文流利的背出,看来你的英语潜力很大。” 对,就是这句鼓励的话语,就是这慈祥的笑容,让我从迷茫中释然、让我顿悟,我感到眼前豁然一亮,便清醒了很多。在李老师热心帮助和鼓励下,我的信心足了,英语成绩也有了明显好转,还曾获得过地区中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多少年以后,背诵课文的这一幕还深深地映在我的脑海中,还有李云老师那鼓励的话语,那慈祥的笑容…….. 中学毕业之后,进入大学学习,回家的机会少了。只记得见过李云老师一次,当时他担任我们中学的校长,已有些微微发福,走路依旧是匆匆然,话语依旧很嘹亮。后来,听说李云老师调到信阳工作。我便和老同学商量找个机会去探望他。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我们的老师,不知道老师具体住在哪里?也不知道老师现在怎么样。他还能认得出我吗?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高校工作,我从李云老师那里学会了如何尊重学生,如何真正的关心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我知道鼓励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每一位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全身心地热爱学生和了解学生,才能充分发掘每位学生身上的优点。 如今,我也是有着6年教龄的高校教师,我从李云老师那里得到的关心和教育已转化成我从事教与育工作的力量和源泉。在三尺讲台上,我将不忘李云老师的关心和鼓励,用粉笔去写生命的乐章,用用笔用心去书写心灵深处最诚挚的祝福:谢谢您,李云老师! (征文一等奖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