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我换了一个位置,从坐在座位上,站到了讲台上。在我生命的演出中,一个新的角色——高校教师,等待我用心去演绎。 五年中,曾经有困惑,也苦恼过。但是,立志教育的情怀从未动摇过,坚定的选择促使我经常思考: 如何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教学相长? 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大循环中寓德育于智育当中? 如何更好地把握教育规律,提高育人艺术? (一) 作为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时代意识和自我提高意识。我们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专业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我,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把握所从事学科专业新的研究成果,使教学建立在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自觉提高专业素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反馈也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记得,在我第一年上经济法学的某次课中,有个学生问了一个关于公积金转增资本的留存比例问题。第一次上这门课,我自认为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对于这个留存比例基数真的忽略了。想当时我一定脸红了。如实告知之后,课下我和他一起查资料,又找会计方面的专家咨询,终于弄清了真实情况及实务中如何操作。这件事在我登讲台不久发生,及时提醒我教给学生的知识,不但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还要熟悉法律如此规定的立法意图、如何操作、有无缺陷等等。 所谓学高为师,只有不断加强专业素质,才能胜任教师工作。因而,在教学的同时,我注意多渠道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参加相关的科研工作,这些与教学经验的积累相结合,帮助我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 同时,在全员育人的大循环中,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专业教师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专业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将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合同法基本原则之诚信原则时,结合传统道德观,分析诚信原则在合同法中的具体含义、如何适用,并结合毕业生的求职简历的诚信问题及不诚信导致丧失机会的真实例子展开讨论,使学生明确诚信是重要的法律原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引导学生诚信做人。 如果说与专业结合的德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行为,尤其是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将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记得,有个学生因为家中拆迁遭遇不公正待遇,母亲又有病,无助之中找我帮忙时,我找了律师朋友伸出援助之手前往相关部门帮助取证交涉。我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怀,在帮助她解忧的同时,帮助她学会坚强。 有个学生的亲戚遭遇车祸,为赔偿问题而困惑时,她能想到我,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帮他们分析情况,选择恰当的维权途径。事后她说遇事镇定理智是最重要的。 法律学科的生活相关性较大,学生生活中遇到各种法律问题向我求助时,我都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守法意识、遇到法律问题时合法维权而不是纠缠,都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 记得我们的楷模李家珉教授曾说过,教师不但要常怀爱生之心,还要精修育人之艺。的确,学习并把握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多引导,少批评,才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沟通中进步。 曾有一个学生,每次考勤都不到,学生说他一学期几乎都不上几次课。当时,我恨铁不成钢地说:“自然选择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不进则退,他这样的早晚被淘汰”。可是,课后我想如果真的就让他这样放任自流,怎么对得起家长?他真的被淘汰时,作为曾经的老师,我是否会追悔莫及?那么,不如马上展开挽救行动。因此,有了后面的几次面对面的长谈,在理解他的同时,及时予以疏导。后来,大概他也及时调整了自己,在课堂上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了。也许,有时候,学生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作为老师,我们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了解学生心理,并积极引导,学生一定会有所感悟。用真心爱学生的我们,看到学生的进步也就得到了丰厚的心灵回报,这是只有我们教师才能拥有的精神财富。 教师不但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个事业。没有簇拥的鲜花,平淡中,随着满天下的桃李,芬芳满撒祖国的四面八方。因而,那么多人将青春、智慧、知识、力量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正如我校督导组的老教师,在退休后仍情牵学校的发展,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记得有一天,当看到他们从南汇最早一班校车下来时,晨风中他们显得那样伟岸。当时,我想,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应当如何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学校的快速发展相结合,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无怨无悔。相信,当我一如她们两鬓斑白的时候,立志教育的情怀、从教的经历、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将成为我一生中美好的回忆。(获得演讲比赛二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