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电院工会(2006)第02号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上海市科教工会2006年工作工作要点精神和校党委2006年工作部署,2006年我校工会工作指导思想是:认真落实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以求真务实精神开拓工会工作新局面,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围绕上级工会工作、学校中心工作和工会自身建设展开工作,服务教工,服务大局,继续发扬我校“三真”建“三桥”的工会工作精神,全面履行工会四项职能,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力求理论学习更加自觉、工作思路更加明晰、权益维护更加主动、工作特色更加鲜明和队伍建设更加扎实,并在工作上实现从活动型向机制建设型转变;在维权上实现由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变;在活动上实现从集中性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型转变,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重要作用。 一、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责任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工会肩负的重要使命,要把我校工会工作要主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实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更好地发挥工会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校工会要组织好工会干部加强学习,突出在两个核心能力上有所作为。第一,要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自觉把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工会工作必须追求工作的覆盖面、凝聚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要自觉地把工会工作纳入到本单位的“大党建”的格局中,构筑党建指导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新格局,把党委想的、行政抓的、教师盼的、工会能干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第二,要切实提高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入手,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把工会工作放到“科教兴市”的大背景下去思考和谋划,紧紧围绕上海和我校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施“十一五”规划上来,组织和动员广大教工为提升教育质量,发展自主创新多做贡献,在实现贡献的过程中发展自己,使得工会在发展教育内涵,提升自主创新,推进产学研联盟的大局中发挥好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二、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依法维护,关注教职工的幸福感、满意度 1.提高教职工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意识,继续建设民主桥 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强化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全面推进院系二级民主管理,发挥教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功能,适应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职工的政治要求。大力推进二级教代会建设,加强教师代表培训工作,在已经建立的代表巡视制度、教代会评估制度和校务公开工作评估体系的基础上,着重推进二级院(系)务公开,并在二级教代会上进行教职工对二级院(系)务公开情况的评估,在适当时机进行二级教代会民主评议中层领导干部。及时向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教职工反馈信息。加强教代会提案工作。教代会闭会期间要重视发挥代表巡视监督作用,通过成立由教代会代表组成的教学评估巡视专门委员会,协同学校相关部门做好迎评促建的准备工作。要加强“学风巡视组”工作,南汇校区《谈心坊》继续创新运作模式,创出特色,创出品牌。 2.多层次多方位建立教职工权益保障体系,继续加固爱心桥。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今年重点建设南汇新校区教工之家,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广大教职工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对教职工体育锻炼给予科学指导;逐步加强各分工会"教工小家"的建设,为教职工创造更人性化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校内教职工文体团队的指导,支持他们独立自主开展活动。要以文体团队为依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要举办各种健身培训班和保健讲座,让教职工了解更多的保健知识,增强保健意识,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加入健身行列,提高身体素质;继续组织好摄影大赛,为校区文化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做实事。 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关心、帮助困难教职工,尽 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关注新进校的青年教职工,关心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情况,为他们成长、成才、成就事业尽可能创造条件。积极为教职工的旅游疗休养提供服务,做好今年暑期和明年寒假的假期疗休养的安排工作。特别要组织好青年骨干教师等特色考察、休养活动,为教职工休养身心、了解社会、互相交流创造条件。组织高质量的体检,充分发挥工会“教工之家”的优势,关注教职工的心理健康,网上设立工会倾听信箱,成立我校法律援助和咨询小组,在教职工遇到矛盾和困难时,积极关心,主动协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通过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做好教职工帮困工作;继续做好教工献爱心基金会和绿叶爱心助学行动工作;做好医疗保险保障工作。 三、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推进师德建设,继续构筑育人桥 广泛组织教师参与以“三师五红”(三师:优师德、强师能、显师绩;五红:红烛风、红烛心、红烛爱、红烛光、红烛颂)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建设工程,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爱校、荣校意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发扬“树魂立根,育人育心”的职业精神,积极做好青年教师联谊会工作,为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能力搭建平台。 1.颂师德。弘扬劳模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及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与人事处、团委、学生会等单位一起开展校级‘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评选,在全校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健康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发挥青年教师联谊会、女教授联谊会在育人中的特殊作用,要通过教师联谊会、学生会等组织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构筑平台,创造条件和机会。 2.强师能。围绕教学评估,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语言文字规范用语比赛以及组织第一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等,充分利用教育基地,在青年教职工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青年教师联谊会开办教学艺术讲座,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积极开展调研活动,确定调研课题,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全面、全程、全员育人"工作,提升育人工作层次。 四、做好女职工工作,主要侧重于争创妇女工作品牌的基础工作 1.在现有妇委会网站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 2.做好人生导航1+x导师制的推进延伸工作。以“三八”为契机举行“爱 与感恩”系列活动。 3. “六一”亲子活动 4. 用各类资源做好妇女权益保护法和计划生育法的宣传工作。 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工作能力和水平 1.认真组织开展以增强工会干部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要通过参加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组织开展调研活动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专兼职工会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教育工会干部选择工会就选择了奉献,做爱岗敬业的模范,为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真正做到与教职工情感相融心思相通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工会理论研究会工作,进一步推进工会理论研究,选择与教职工直接相关的课题进行调研,直接为工会工作服务。 2.党政工共建一个家,以“硬件比较硬、软件上水平、创建有特色”的思路和“上下联动建设,横向滚动重点建设”举措做好第三次先进“教工之家”申报及一切准备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进行制度建设,让广大教职工切实感受到“先进教工之家”和“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的温暖,努力成为高校先进教工之家免检单位。 3.进一步深入基层,倾听教职工的呼声,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教职工关注的热点,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4.开展工会活动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会特色项目评选活动,表彰在学校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工会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激励全校各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为学校发展多作贡献。 5. 进一步做好信息报道工作,改进完善工会网站。加强工会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劳动报》、《上海科技报》、《工会理论研究》和上海教育电视台等社会宣传阵地。 6. 进一步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强化工会经费的审计和监督,确保工会经费合理有效地用于广大教职工。
中国教育工会上海电力学院委员会 2006.2.15
|
|